【锌系磷化液中, Zn2+ 和PO43-是较主要的成分,对磷化膜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。膜的成分由Zn3( PO4) ?4H2O+ Zn2Fe ( PO4 ) 2 ?4H2O 构成。由此可见磷化液中Zn2+ 和PO4 3-在配方中的重要性。其Zn2+ / PO4 3-比值一般控在0. 08~0. 21范围内。目前低锌磷化液被广泛用作涂装前处理, 其理由是, 低锌磷化获得的磷化膜, P/ H + P 比值高, 抗蚀性能良好( P: 磷叶石—— ZnFe ( PO4 ) 2 ?4H2O, H: 磷锌矿—— Zn3 ( PO4 ) 2 ?4H2O) 。锌系磷化液中, 锌离子的浓度与游离酸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,较佳游离酸浓度随锌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。配方1中锌离子浓度( C) 与游离酸点数( P ) 的关系如图1所示, 其中影线区域为游离酸点数与锌离子浓度应保持的范围。如果游离酸点数低于图1的较低值, 则溶液将发生沉淀, 槽液变得不平衡。如果游离酸点数**过较大值, 则覆层沉积速度太慢, 难以获得结晶致密 的转化膜。 3-一般以磷酸盐形式加入, 含量与锌含量有关, Zn2+ / PO43-重量比控在8/ 100 ~21/ 100的范围。如果低于8/ 100则磷化膜严重变质, 若**21/ 100也无益处理, 反而会使结晶变得粗大。NO-3 以硝酸盐形式加入, 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。锌系磷化液, 因含有大量硝酸盐, 即使有过量的H3PO4存在, 也能正常地产生磷化膜。硝酸盐的含量应与磷化磷酸盐有个相对应的比值, Freeman 的实验表明, 随NO-3/ PO43-值增加, 效率增加, 残渣减少, 虽然提高NO-3/ PO3-4 比值有益, 但是不可预测的副反应将会产生, 使得磷化液的成分控制变得困难。 】